纹身渐渐演变成一种时尚精神、生活方式,也是一个展现美术与艺术的平台;它融入了日常生活,对纹身者或是纹身师来说,它承载着一些意义及一些影响着他们生命的故事。在这个时代,它的存在,是一个具有力量却沉静的发声管道。
纹身,对现代人而言,是一种生活态度,仿佛是在用自己皮肤说故事,一个符号,一组数字,一连串的英文字母,一小个文艺图案皆有着与生命有关的联系,它或许是个回忆,是个深刻的教诲,甚至是一种生存动力。它亦被视为艺术,因为它连接了人的思维,让抽象的感受与想法化成具体的纹身,而让纹身成了人为自己述说的代言,其中的技术与绘画功力都需要有些底蕴。
这一次,Kingssleeve为纹身打造了一个专题,听听纹身师/艺术家与热爱纹身的咖啡师的纹身故事。他们不否认纹身的痛,却愿意在自己皮肤上刻画上一个个的刺青图案,让它成为跟随自己一辈子的配饰,他们视纹身为谨慎的事,却又是随心以待。透过今次的访谈,我能理解到为何纹身不仅仅只是一些人所认为的流行与跟风,它是一种Lifestyle,也反映着这个时代对纹身艺术的想法。
Hanzhi 黄侲翰 / 纹身师
Hanzhi自小对美术感兴趣,大学毕业后曾于美术中心当导师,当他想着未来的出路时,却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刺青的节目,因而产生好奇心,就这样开始四处询问关于刺青的学徒工作,便开启了纹身之路。尽管自己曾是纯美术科系出身的学生,在纹身行业也必须从零开始,将近10年的锻炼,从卫生、绘画、了解纹身、纹身技巧及服务顾客方面不断重复练习及学习,以达到至今熟能生巧的专业程度。Hanzhi目前是Bloody Ink Tattoo的资深纹身师。
Q:形容你的纹身风格及特色。
A:对我来说,迎合客人想要的纹身图案及风格是要素,我会比较在意纹身图案的完整性,至于个人的风格特色我并没有为自己设定,或许就是来自个人的技巧。
Q:纹身就像是一种作画方式,你觉得它们的相同之处是?
A:它们是息息相关的,对于彩色方面它们也都是有着相同的概念,在纹身上,我个人对图案的整体性及构图比较重视。
Q:过去人们对纹身带有偏见,如今纹身演变成艺术展现及生活方式,你怎么看待这个转变?
A:以往刺青在很多帮派的党员们身上看得见,他们的纹身或许是帮派的象征或是符号,就如日本的黑社会,但是现在的人已经不太会有那样的想法及联想,很多人觉得纹身是个艺术展现,对我来说,纹身是装饰自己的一个形式,就如选择腕表、配饰及衣服一样,能够展现自己的风格及个性。比起以前,现在的资讯多,参考多,技术与颜料等都一直在发展及进步,而如今想要纹身的人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自从纹身越来越大众化后,随之而来的多元性也变得更有创意性及艺术气息。
Q:你觉得从纹身可以反映出个人的内心世界吗?
A:确实是的,纹身是很个人的东西,每个人选择的图案都有着他们自己的原因。
Q:你身上的纹身有特别的故事吗?
A:我身上应该有10多个纹身吧,大多数是为练习而自己刺的,纯粹是因为喜欢,其中也有一些象征式的图案,就如我手指上的线条,是我的出生日期及年份。
Q:有些人说纹身是会上瘾的,你个人的看法是?
A:我觉得并不会,很多人是因为纹了第一个图案后,有想要延伸及美化它的想法,才会想要继续纹,一般来说,我觉得纹身不会是个“瘾”啦!
Q:你觉得纹身的难度是?
A:刺青是手工行业,每一个步骤都要十分谨慎,失误了不能重来,人的皮肤与画布不同,它不是平坦的,每个人的肤质及每个部位的肤质也都不同。对我们来说,我们是严谨看待纹身的,未满18岁的人需要长辈陪同。
Q:对你来说,纹身的意义是?
A:初期是觉得纹身很神奇,我在画布或是纸上画过很多,好奇在皮肤上画画的感觉会是什么,它给我的感觉一直都是有着一种独特感及难以形容的神秘气息。

Skyy 张俊华 / Tatumalaya的创办人及纹身师
Skyy曾是一名平面设计师,拥有约十年的相关经验,但他于2011年却半途转行,想尝试纹身,因为好奇心的促使之下,加上他想要挑战的决心,虽然入行晚但他的意志却十分坚定,从自学开始在假皮上练习,后来朋友愿意相挺,做他练习的对象,累积了一定的信心后正好有老师傅找他工作,因此就当上了纹身师。两年过去后,他径自到了泰国Krabi闯荡一年,那个旅程算是他进修的一个过程,有了更多的锻炼之后,他回国就成立了自己的纹身工作室 Tatumalaya。
Q:形容你的纹身风格及特色。
A:我先跟你分享一个故事,在我入行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纹身老外,他的纹身很有Old School的特色,很是吸引我,也同时启发了我想要了解Old School的欧美风格,因此我花了不少的时间去专研及练习那样的风格而促成了如今我的纹身特色。现在我无法说自己的纹身多有个人风格,还是在学习当中。
Q:纹身就像是一种作画方式,你觉得它们的相同之处是?
A:我觉得它们是一样的,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同一个图案及色彩在纸上及皮肤上的呈现是不一样的,纸张是白的,皮肤是黄的,尺寸的大小也会影响了在皮肤上的呈现。
Q:过去人们对纹身带有偏见,如今纹身演变成艺术及个人的生活模式,你怎么看待这个转变?
A:还是得看人民的开放度及一个国家的接受度,就我的观察,我觉得新加坡人对纹身的接受度比较广,相对来说,大马人的接受能力比较狭窄,老一辈的思想限制了年轻人的行为,因顾虑长辈们的看法及批评,所以很多人想却不敢。然而比起过去,纹身越来越趋向大众化,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纹身师。
Q:你觉得从纹身可以反映出个人的内心世界吗?
A:对一些人来说,纹身的存在是带有讯息的,它有镇定及抚平伤痛的能力,纹身过后,他们会得到释怀的感受,它或许是个抒发的管道也可能是个记忆的留恋。有些人也会因为纹身后而获得自信,勇于展现自己后,感受到自己的不一样及独特。
Q:你觉得纹身的难度是?
A:有色彩上的难度及纹身地方的难度,还有必须去应对怕痛的客人,那是难上加难的。
Q:你认为客人可以如何选择纹身师?
A:我想说的是,Tattoist 与 Tattoo Artist是有差别的,前者是纹给客人想要的刺青,后者是客人来纹你个人风格的纹身,这两者之间是很难平衡及拿捏的,当然在价格上也会有落差。作为一个纹身师,我需要以客人的喜好为先,同时我也希望客人喜欢我的风格,找我为他设计,互动能带给我满足感。至于如何选择纹身师,我会说,不要以价格去衡量及做选择,而是要选择你喜欢的风格,了解纹身师的特色及服务。
Q:你身上的纹身有特别的故事吗?
A:我身上的纹身都是来自我所认识的纹身朋友,每认识一人,就让他为我纹上一个友谊的象征及留个回忆,我的皮肤是我的纪念册;但我不会一直纹身,因为我其实很怕痛,哈哈!

Unagi 黄伟业 / 热爱纹身的咖啡师及Piu Piu Piu老板
6年前,不会中文的Unagi纹了第一个纹身,即是“力量”二字,那是因为看见纹身师将中文字的美诠释得很是吸引,之后他陆陆续续为自己皮肤添上了各式各样的纹身图案,遍布在他的颈项,手部及小腿上。他是一位咖啡师,在餐饮行业拥有多年的经验,但他从小就喜欢画画、美术及手工,而纹身至今是他的最爱之一,问起他对纹身的想法,他娓娓道来……
Q:为什么会爱上纹身?
A:我记得当时我的第一个纹身是为了运动而纹,我觉得它能带给我一些动力及力量,督促我前进及见证我的成果。
Q:你个人喜欢什么风格的纹身?
A:日本风及Old School风格的图案。
Q:你身上的纹身有特别的故事吗?
A:其实每一个纹身都很特别,一般人不会想要纹的我却都喜欢,例如苍蝇。我一年大概会纹2至三个刺青,有灵感的时候就会想纹身,也不一定为了什么,它们都是来自一时的灵感,我无法具体说出它们背后的理由,但都是因为一种突如其来的想法及内心感觉而促成的。我会物色与我风格相同及符合我喜好的纹身师,而我身上的纹身都出自不同国家的纹身师的手,例如日本、香港及英国。
Q:对你来说,纹身的意义是?
A:我想每个人的纹身都有故事性,但是对我来说,我的出发点及目的在于艺术,人体的肌肤就像是行走的画布,能够用来展现艺术的美。
Q:过去人们对纹身带有偏见,如今纹身演变成艺术,你怎么看待这个转变?
A:以前的纹身会有黑帮的影子是因为他们都会纹帮会的标志或是一些象征图如龙,但是现在的纹身图案很多样化,也变得比较有艺术性,所以不会再让人感觉那是与黑帮有关的事情。
Q:你觉得纹身会上瘾或是沉迷吗?
A:我觉得不会啊!就算我一两年不纹身我也不会感觉有异样,不要为了纹身而纹身,我的心态是随心一些。
Q:你觉得从纹身可以反映出个人的内心世界吗?
A:我觉得纹身确实与心理学多少有关联,懂得解读纹身的人应该能够看得出一个人纹身的原因及从中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Text & Interview:Irene Lau
Video & Photo:Chris Wong
相关阅读:A Touch of Clay 陶瓷的美,来自它的质朴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