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圣火终于燃起,再次成为全球焦点。本届奥运主场馆建筑设计并未追求历年来主场馆的地标性,相反尽可能降低建筑的存在感,让其融入进神宫外苑的大自然空间中,与其共存共荣。此独树一帜的主场馆设计概念,便是出自屡获建筑界殊荣的日本著名建筑大师 —— 隈研吾 (Kengo Kuma)。这就带你一同鉴赏这座奥运主场馆背后的设计概念与渊源。
本届东京奥运主场馆 —— 新国立竞技场(Japan National Stadium)的前身为 1958 年启用的国立霞丘陆上竞技场。2013年,日本申办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成功后,便决定改建这座老旧的竞技场,将其打造成奥运主场馆。

其实重建计划的过程也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原计划是由著名建筑师 Zaha Hadid 团队获选负责设计,但最终因其设计工程造价远超出预算的原因,日本被迫弃用并且拍板改由隈研吾团队拿下设计方案。

对于隈研吾而言,设计奥运主场馆算是一次梦想成真的机会。他第一次邂逅建筑艺术,并且立志成为建筑师的启蒙就是日本1964年奥运场地,代代木体育馆。
别具一格的新国立竞技场设计完美演绎了隈研吾建筑师闻名的 “负建筑” 理念,不讲究标志性,而是主张建筑与周遭环境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设计概念。新国立竞技场设计灵感源自明治神宫,建筑外观和内部构造均采用大量当地采购的木材打造,展现隈研吾建筑一贯的禅意美学与日式传统风格,巧妙地让其与周遭景观融合。简朴低调的结构和天然建材,让偌大的场馆尽显亲近感,刺激观者的感性。



images credit to Kengo Kuma & Associates
更多艺术与文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