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tt H. Young 《超速学习》:学习如何学习,才能在讲求自学力的年代,坦然地迎接各种新挑战。
《超速学习》作者的自学计划就是一张亮丽的成绩单:1年内完成MIT资讯科学4年课程;1年内学会西、葡、中、韩4种语言等。这些独特的超速学习经验,再加上作者搜罗的各种学术、传记、案例等资料,成就这本内容扎实的「学习秘笈」。

作者写说:「超速学习是一种获得技能与知识的策略,兼具自主性与高强度。」书里列出超速学习的9条法则,巨细靡遗地解释各种学习技巧。我最喜欢的,也觉得深受启发的,正是第1个法则:后设学习,即先设计一张学习地图,来「学习关于如何学习」。
作者建议先把全部学习时间的百分之十投入在学习计划的研究上,以三个问题为思考点:
💡为什么
• 了解学习动机,直接把学习计划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做什么
• 把要学习的知识或技能,拆解成概念(需要了解的事)、 事实(需要记忆的事)与程序(需要练习的事),再列出自己要面对的学习障碍,和克服的方法。
💡怎么做
• 选择在学习时将使用的资源、环境与方法,如上网搜索别人学习某个技能的共同方式、约见专家访谈等。
基本上是透过搜索与研究资料,先为自己定制专属的学习作战计划,不只能最大化学到自己想学习的东西,也能让自己先做好心理准备去面对学习过程中的种种障碍。也唯有开始这个步骤,才能更深入地去实践作者提及的其他法则如专心法、练习法、记忆法等。
我想起过去很多3分钟热度的自学念头,往往都是缺乏计划而不了了之。而即使有计划,也过于专注于学习的内容本身,而不是学习的策略,以致过程中花费很多时间不止,还内心开始觉得抗拒。 「许多学习者常会因计划不周,贸然投入学习,当他们的努力不可避免地遭遇困难时,就会沮丧地放弃。」
在书本的结尾处,我发现这样的一句话,顿觉眼前一亮:
“超速学习的目的并不只是学习一项技能或主题,而是锻炼与改善你的整体学习过程。每一个成功计划都可加以精炼与改善,为下一个成功计划做准备。”
对我而言,这就是学习的真面目。努力学习不只是为了当下要掌握某种技能、或考取某种证书,而是在过程中不停累积各种知识与经验,再融会贯通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并永无止境地实验/实践予下一个学习过程。我不确定学习会不会因此而变得更容易,但绝对是更有吸引力。
唯有主动爱上学习本身,并懂得如何学习,才能在这个讲求自学力、终身学习的年代,满心期待地迎向一个又一个的未知吧。
此阅读心得分享作者为:蓓琦,转载自BookQi
Images: scotthyo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