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Adidas、Under Armour:3大运动品牌精彩故事

你我生活中都少不了跑步鞋、sneakers、运动装…它如何入侵人们的生活?来看看3大运动品牌的重点故事。
在不少国际奢侈时尚大牌和高街快时尚品牌的业绩走下坡时,运动品牌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每年都会发布「全球最具价值的50个服饰品牌」排行榜;2019年,Nike 以约32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再次蝉联第一,较去年品牌价值增长16%。遥遥领先其他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牌,包括Cartier(第5位)、Louis Vuitton(第6位)、Hermès(第8位)、Gucci(第9位),以及Rolex(第10位)。
无论男女老少的生活中几乎都少不了运动品牌的单品,训练鞋、跑步鞋到时尚的sneakers;专业运动服饰到设计感十足的联名系列服饰,以及运动用品,都不知不觉成为必需品。除了为喜欢健身和运动的人提供功能性运动单品,运动品牌和时尚设计师、明星、艺术家等合作的联成系列也经常被抢购一空,后来渐渐出现炒卖球鞋的现象。这些运动品牌也长期为职业足球队、篮球明星和运动员提供专业水准的鞋履和服饰,可想而知运动品牌在日常生活中的涉略有多广、多细。
品牌历史
Nike
如今的世界第一运动品牌,Nike 的前身是成立于1964年的Blue Ribbon Sports,1971年正式成為Nike, Inc。Nike 由Bill Bowerman 和 Phil Knight创办,品牌名源自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1971年,当时还是学生的 Carolyn Davidson 设计了品牌标志性 Swoosh 勾勾;1979年M. Frank Rudy研发了Nike’s Air技术;1984年与Michael Jordan签约,同年发布第一双Air Jordan;1987年第一双Nike Air Max面世;1988年发布 “Just Do It”标语。


Adidas
源自欧洲的 Adidas 在1949年由Adolf Adi Dassler创办,是德国运动用品制造商Adidas AG成员公司。在正式创立 Adidas 之前,Adolf 和其哥哥 Rudolf 是共通创业经营,他们分道扬镳后 Rudolf 则创办了 Puma品牌。同年,3条纹标志问世;1979年全球最畅销的足球鞋”Copa Mundial”上市;1993年adidas发明”TubularTechnology”;2000年发表2000年”impossible is nothing”;2011年启用新口号”adidas is all in”。

Under Armour
相比起前两个品牌,Under Armour 可说是十分年轻。在1996年由University of Maryland大学美式足球队队长Kevin Plank创办,当时的他为了解决球衣排汗问题、想要打造更适合运动员穿着的运动衣,而亲自设计并与厂商合作。UA从开始至今仍然是“专业”运动装备的代表,功能性和科技运用成为了品牌DNA。1999年Warner Brothers 邀请品牌为旗下两部电影设计服装;2003年发表了“protect this house”标语;接下来品牌不断与各地大学和运动赛事签署合约,为他们提供专业级运动装备。

明星产品
Nike





Adidas






Under Armour





独家科技
Nike
Nike 研究室开发新科技时主要针对3大重点:生物力学Biomechanics,研究身体如何移动;生理学Physiology,研究身体(尤其是在压力下)如何动作;感官和感知Sensory/Perception,利用穿着感觉和体验评估产品的方式。Nike 其中几项最重要的球鞋科技包括几个专利Air缓冲气垫,Nike Air、Nike Air Max、Nike Air Zoom和 Nike Shox等,透过轻盈的中底提供绝佳的缓冲性、稳定性、弹性、支撑性等,同时还能延长球鞋的寿命。气垫之外,品牌去年也打造了Nike React泡棉鞋底科技,是品牌目前为止最轻质的泡棉,能够提供更有效的缓震,良好的能量反馈和材质经久耐磨。其他的制鞋科技还包括:Nike Adapt BB、Nike Sphere Dry、Nike Dri-FIT、Nike Therma-FIT和LunarLite等。
Adidas
近几年 Adidas 将boost中底材质无所不用其极地运用在各种新发布的鞋型之上,因为这款黑科技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boost是以热塑性聚氨酯(E-TPU)作为基础,研发Infinergy的粒子发泡材料。由adidas和BASF化学合作开发,让坚硬的TPU通过热塑性工艺后获得弹性,相对于传统的EVA材料,boost在诸多性能上具有更好的表现:boost 作为中底材质可以存储和释放能量,提供更多的能量反馈弹力;比传统中底材料更加轻量化;比传统中底材料具有更强缓震功能;boost比传统跑鞋更耐穿持久:在各种温度下,均能保持最佳弹性(摄氏零下二十度到四十度间近乎没有改变)。2014年肯亚选手Dennis Kimetto穿着 Adidas Adios Boost 2夺得柏林马拉松的金牌,同时还创下了2小时2分57秒的记录。2015年品牌推出Ultra Boost 跑鞋,成为史上最成功的跑鞋。
Under Armour
Under Armour 近来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技术当然是 HOVR,这是继Micro G和Charged Cushioning之后,Under Armour旗下第三项独家缓震技术。这种化学泡棉材质,内涵Energy Web独特技术,用交织的网状的原理来维持中底状态。这种Energy Web可支持中底的稳定性、提供良好的缓震,同时又有着柔软舒适的脚感。此外,作为一个强调零重力和避重技术,Under Armour HOVR旨在创造缓冲及能力回收的理想组合,而超柔软的硬度设计,让着地的每一步都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缓冲和减震效果。
除了运动鞋之外,之前也提到了Under Armour一直为专业运动员打造最合适的功能性运动服,因此不得不提品牌实验室最引以为傲的“ColdGear Infrared”的技术。通过改进战斗机的强化陶瓷外壳技术,Under Armour 的户外产品现在都可以做到兼顾保暖、透气和防水的功能。
更多时尚资讯:
致跑者坚定不移的精神:NIKE c/o Virgil Abloh 运动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