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K’s 阅| Todd Rose《黑马思维》

K’s 阅| Todd Rose《黑马思维》

这4种思维,让黑马能摆脱标准化的框架,活出自己快乐又有成就的人生。 ⁣

翻完这本书,发现一直留在我眼底的字眼是「标准化」和「自我实现」。 ⁣⁣
⁣⁣
如何「自我实现」?书里提及黑马思维。可大多数的我们,却禁锢在「标准化」的思维和体制下,郁郁不得志。一句话点出两者的差别:标准化思维是追求卓越而实现自我;黑马思维是追求自我实现而成就卓越。 ⁣⁣
⁣⁣
标准化,一开始用于产品生产,强调效率,去除个体差异,打造集体成功。后来实践的不只工厂,还包括工作职场与教育系统,「学校就像工厂,把原料(即学生)加工为产品,以满足生活上的各种需求」,以致「一旦从上幼稚园第一天到退休那一天都经过标准化,整个人生就统统标准化了。」⁣
⁣⁣
《黑马思维》一书,源自哈佛大学黑马研究计划:访问一群不遵守标准化体制的「黑马」,并总结出他们能成功的特质与思维。这些黑马,有者过去毫不出色,最终却成为领域中的佼佼者;有者过去已是精英分子,却放弃一切转换跑道从零开始。 (其实作者本身也是黑马,从过动儿、辍学生变成哈佛大学博士。)

⁣⁣?

黑马思维:⁣⁣
⁣⁣
1. 知道你的微动力⁣⁣
知道自己热爱什么,做出符合内在动力的事情。 ⁣⁣
可以是具体物品,比如动物、古物等;可以是兴趣,比如喜欢探索结构、建立系统等;也可以是个性,比如好胜、喜欢独自工作等。再结合所有的微动力,找出适合自己的事情或工作。 ⁣⁣
(个人觉得要注意标准化思维的根深蒂固,否则即使找出微动力,还是会被标准化的职业选项框住。)⁣⁣

2. 清楚你的选择⁣⁣
了解自身的微动力后,把热情打造成目标,并展开行动。目标的锁定,不取决于目标成功率,而是目标和自己的契合度。即使所有选项都很好,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3. 了解你的策略⁣⁣
了解自身的强项,同时明白强项是可以学习与改变的。黑马思维的策略,是「尝试错误」,而不是标准化思维的「坚持到底」。 ⁣⁣

4. 忽略你的目的地⁣⁣
黑马思维忽视未知的目的地,却不会忽视目标,因为清楚目标是在于主动做出的选择。而标准化思维里的目的地,通常是体制所设定,也被标准化时间表框住。 ⁣⁣

「知道你的微动力」和「清楚你的选择」打造目标;「了解你的策略」和「忽略你的目的地」追寻成功,这四种特质总结成黑马思维。 ⁣⁣

⁣⁣?

See Also

个人觉得这本书的叙事色彩太浓郁,甚至有点玩弄句子之嫌。但无可否认书里提及的职业例子都很有趣,比如训犬师、花艺师、侍酒师、木匠等。透过阅读他们个人的故事,会有更深刻地思考。毕竟每个黑马都有自己闪亮的特质值得参考,以上所列出的黑马思维也只是一种概括。 ⁣⁣
为了比较黑马思维,作者也在书里大量阐述标准化思维。我过去虽然在标准化体制里顺风顺水,但其实一直对体制深感厌倦,藉由此书也趁机整理残留在脑里的标准化思维。以前总认为,成败是归诸于努力,只要有毅力一定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而成功。话虽然没错,却忽视所追求的目标,究竟是世俗的标准,抑或自己的渴求,以致奋斗的过程郁郁寡欢。后来逐渐明白,如果能以自己喜欢的事情为方向,即使过程刻苦耐劳,也都会是乐不思蜀的。 ⁣⁣

「他们顺应自己的性情,既出类拔萃,又得到快乐。他们提出一种新的成功定义:个人化的成功,就是“兼顾”实现自我和成就卓越。」⁣

标准思维 vs 黑马思维

*此文章作者为蓓琦,转载自她的阅读心得网站 imbookqi.com / IG: @imbookqi


更多自我成长资讯:

View Comments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2013 - 2023 Grand E Media Millennium Sdn Bhd.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